盗贼悔过出家得道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八十(盗贼人缘)整理(上):
一时,释迦牟尼佛在毗舍离国重阁讲堂。
时彼城中有一愚人,心常喜乐偷盗为业,以自存活,其土人民,咸皆闻知。
又于一时,闻僧坊中有好铜瓨,规欲盗取。
即便与诸行人,入于僧坊,欲盗取瓨,竟不获得。
闻诸比丘说四句偈,论说诸天眼眴极迟世人速疾。
时彼偷人,闻是语已,忆在心怀,寻即出去。
尔时有诸商客,从他邦来,持一上价摩尼宝珠,奉献上王。
王得珠已,寻即遣人,系着塔头。
时彼偷人,闻王系珠塔头,即便偷取,匿而不出。
时王闻已,生大嗔恚,即募国中,设有见者,密来纠语,我当重赏。
遂致数时,无有应募。时王怨祷,无以为计。
时有智臣启白王言:今王境都丰乐无极,盗者甚少。唯此一人,偷盗为业,以用自活,举国闻知。今此宝珠,必为彼人偷取;但若系缚鞭打必不肯招,王可设计。
王问智臣:当设何计?
智臣答言:密遣余人,请唤偷人,各劝酒食,极令使醉。庄严殿堂,及诸舞女极令殊妙,作众音乐,以娱乐之。让舞女们趁其酒醉,各个道言:你偷塔头宝珠,今得生此忉利天上,我等天女,共来侍卫。塔头宝珠,实是你所偷不?
时彼偷人酒醉正欲道实,忽然想起自己曾闻沙门所说:诸天眼眴极迟世人速疾。(世人眨眼很快、诸天眨眼极迟)
如今这些舞女,眨眼如此之快,必非天女。
寻即低头,而不肯道。
于是未久,便得醒悟。官不问罪,脱得不死。
盗贼悔过出家得道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八十(盗贼人缘)整理(下):
时彼智臣复更白王:当更设计策谋偷人。
王复问言:以何策谋?
智臣答言:王可诈亲,唤彼偷人,赐为大臣。一切库藏,密计头数,悉委付之。于其后时,王可软语:今者更无如卿所亲,好守库藏无令失脱。偷人闻已,必怀欢喜。王可徐问:我前所著摩尼宝珠系塔枨者。卿为知不?其偷人者,必当首实。何以知之?今者为王所见贵重,一切财宝见为任信,必向王首。
时波斯匿王,如臣所道,设计规略。
于是偷人,如智臣语,向王首实:此宝珠者,奴实盗取,畏不敢出。
王复问言:卿前醉卧,在我殿上,诸舞女问:汝在天上以何不首?
偷臣白言:我昔曾入僧坊之中,闻诸比丘讲四句偈:云道诸天眼瞬极迟世人速疾。
寻自忆念,是故知非生在天上。以是不首。
于是波斯匿王,还得宝珠,甚怀欢喜,不问偷臣所作罪咎。
时彼偷臣,既得脱已,前白王言:愿恕罪咎,听奴出家。
王告偷臣:汝今尊荣富贵快乐。今以何故必欲出家?
偷臣白王:由我曾闻沙门所说四句偈,脱得不死如是厄难。况复多闻读诵修习如说修行,必获大利。是故今者,愿欲出家。
出家之后,精勤修习,得阿罗汉果。三明六通,具八解脱。诸天世人,所见敬仰。
时诸比丘,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