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00363 为佛剃发证入四禅

为佛剃发证入四禅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676部《佛本行集经》第53卷整理大意:

 

有一童子名优波离,跟随其母来至佛所,为佛剃发。

 

尔时优波离母问佛:世尊!优波离剃发剃得如何?

佛答其言:虽然善能剃发,但是身子弯得太低。

其母即告优波离言:你为如来剃发,身子不要弯得太低,而令世尊心烦意乱。

优波离闻已,随即照办,当下证入初禅。

 

尔时优波离母复问:世尊!优波离剃发剃得如何?

佛答其言:虽然善能剃发,但是身子仰得太高。

其母即告优波离言:你为如来剃发,身子不要仰得太高,而令世尊心烦意乱。

优波离闻已,随即照办,当下证入二禅。

 

尔时优波离母复问:世尊!优波离剃发剃得如何?

佛答其言:虽然善能剃发,但是入息太多。

其母即告优波离言:你为如来剃发,入息不要太多,勿令世尊心烦意乱。

优波离闻已,减少吸气,当下证入三禅。

 

尔时优波离母复问:世尊!优波离剃发剃得如何?

佛答其言:虽然善能剃发,但是出息太多。

其母即告优波离言:你为如来剃发,出息不要太多,勿令世尊心烦意乱。

优波离闻已,减少呼气,当下证入四禅。

 

尔时世尊告诸比丘:汝等速取优波离手中剃刀,勿使倒地。所以者何?其彼童子已入四禅。

 

时优波离母即从优波离手中取刀。

 

 

 

根据佛经记载:当人进入四禅的时候,出入息(呼吸)会全部停止。

 

所以古往今来,很多高僧禅定时选择闭关,或许正因如此。因为一旦修定之人进入四禅,出入息(呼吸)完全停止后,没有相应的佛法知识,大概会被人认为已死,便将其火化。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540部《杂阿含经》第17卷:

佛告阿难:初禅正受时,言语止息;二禅正受时,觉观止息;三禅正受时,喜心止息;四禅正受时,出入息止息……

 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3部《大智度论》第17卷整理大意:

 

释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萨道时,曾有一世为仙人,常常在山间树林间修行禅定。

 

由于经常修定进入四禅,出入息断(没有呼吸),在大树下坐着,兀然不动。

 

鸟看见了便以为是木头,便在其发髻中生卵。

 

尔时菩萨虽然入四禅(并非睡着)但从禅觉,知道头顶有鸟产卵,即便思维:若我起身动弹,鸟母便不会再来,而鸟母若不来者,鸟卵则必然坏亡。

 

所以便继续禅定,直到鸟卵孵化成型,各自能够独立飞行而去,方出禅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0部《妙法莲华经》记载:

深修禅定,得五神通。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3部《无尽意菩萨经》记载:

云何五通?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如意通。(如意通亦译神足通:变化身形、飞行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