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00384 切莫诽谤僧众圣贤

切莫诽谤僧众圣贤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之(十九)整理:

 

昔罽宾国,有阿罗汉,名为离越,山中坐禅。

有一人失牛,追逐踪迹,径至其所。

尔时,离越正在煮草染衣。

衣服突然变成牛皮,染汁变成为血,所煮染草变成牛肉,所持钵盂变成牛头。

 

牛主见已,即捉收缚,将诣于王。

王即判付狱中,经十二年,恒为狱监,饲马除粪。

 

离越弟子,得罗汉者,有五百人。

有一弟子,见师乃在罽宾国大狱中,即来告王,愿为断理。

王即遣人,就狱检校。

王人至狱,唯见有人,威色憔悴,须发极长,而为狱监,饲马除粪,还白王言:狱中都无沙门道士。唯有狱卒比丘。

 

弟子复白王言:愿但设教,诸有比丘,悉听出狱。

王即宣令:诸有比丘道人,悉皆出狱。

 

尔时尊者离越,于其狱中,须发自落,袈裟着身,踊在虚空,作十八变。

 

王见是事,叹未曾有,五体投地白尊者言:唯愿尊者受我忏悔!

尔时离越,即时来下,受王忏悔。

王即问言:尊者以何业缘在于狱中受苦经年?

 

尊者答言:我于往昔,亦曾失牛。随逐踪迹,经一山中。

见辟支佛,独处坐禅,即便诽谤。

以是因缘,堕落三塗(三恶道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受苦无量。余殃未尽,至得罗汉,犹被诽谤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22部《杂宝藏经》之(十八)整理:

 

昔有比丘,名为驼骠,而有大力。

出家精勤,得阿罗汉,威德具足,恒营僧事。

五指出光,而赋众僧种种敷具。

由此佛说,驼骠比丘,营事第一。

 

弥多比丘,自己福德浅薄,饮食粗恶,乃反恚言:若此驼骠料理僧事,我终不得好食自活。

于是打算诽谤驼骠比丘。

弥多比丘有姊,作比丘尼。往共相教,诽谤驼骠,乃至满三。

驼骠比丘,即升虚空,作十八变,现神通力,于虚空中,如火焰灭,无有尸骸。

 

时诸比丘即便问佛:驼骠比丘有何因缘而被诽谤?复以何因缘得是大力?复以何因缘逮得罗汉?

 

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:过去世时人寿二万岁时,有佛名号迦葉。

 

尔时迦葉佛法中,有一年少比丘,容貌端正,外出乞食。

时有少妇,惑着是色,看此比丘,眼不舍离,一路跟随比丘。

 

尔时驼骠比丘为食监,见此少妇随逐比丘,目不暂舍。

即便诽谤而言:此女必与彼比丘通。由是因缘,堕三恶道,受苦无量,乃至今日,余殃不尽,犹被诽谤。

以过去迦葉佛时,出家学道,今得罗汉。以其过去经营僧事,驴驮米面,溺于深泥,即能挽出,缘是之故,得力士大力。

 

 

 

后记:诽谤能使贤圣犹尚灭身。况复凡夫?是以智者,当慎诽谤莫轻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