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00442 往昔听经发愿 如今遇佛得度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46部《法句譬喻经》第2卷(华香品第十二)整理:

 

昔佛在舍卫国。

 

有婆罗门女五百人,不知有佛,奉事异道,愿生梵天。

世尊见此诸女,其心精进应可化度,即与大众弟子、菩萨、天龙鬼神,飞升虚空,往至其所。

 

诸女见已欢喜,谓是梵天。

时有一天语诸女言:此非梵天,乃三界尊,名号为佛,度人无量。

 

于是诸女,前至佛所,为佛作礼,前白佛言:我等今者愿生梵天。

 

佛言:世有二事,其报明审,为善受福,为恶受殃。

世间之苦,天上之乐;有为之烦,无为之寂。

 

于是诸女闻此,愿学真道为比丘尼,头发自堕,法衣具足,思惟寂定,即得阿罗汉道。

 

阿难问佛:今此诸女素有何德?乃令世尊就而度之,一闻说法出家得道?

 

佛告阿难:昔迦葉佛时,有大长者,财富无数,夫人婇女有五百人。夫人婇女欲往见佛,长者终不肯听。后日国王请诸大臣长者,尔时夫人婇女见长者受请赴宴,便共至佛所,稽首作礼,小坐听经各发愿言:令我世世莫与恶人共相遭遇!所生之处恒与道德圣人相值!闻来世有佛号释迦牟尼。愿与相值!出家学道!奉持训诲!

 

佛告阿难:尔时夫人婇女五百人者,今此五百比丘尼是。本愿恳恻,今应得度。是以世尊就度之耳。

 

佛说是时,众人莫不欢喜。

 

 

婆罗门:有时亦称梵志。之所以称梵志,是因为其以生梵天作为志向。

在欲界六天之上,为色界十八天(初禅三天、二禅三天、三禅三天、四禅九天,共计十八天)。梵天:初禅三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色界诸天寿长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442部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第9卷记载:

色界十八天为:

初禅三天: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。

二禅三天:少光天、无量光天、光音天。

三禅三天: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。

四禅九天:福生天、福爱天、广果天、无想天、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。(其中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,为五不还天,亦称净居天。)

此十八天,名为色界。

 

相较于欲界六天的寿长(500岁、1000岁、2000岁、4000岁、8000岁、16000岁),色界诸天的寿长,都是以劫为单位的(不同佛经译文或存在一些差异)。

初禅三天寿长:0.5劫、1劫、1.5劫。

二禅三天寿长:2劫、4劫、8劫。

三禅三天寿长:16劫、32劫、64劫。

四禅四天(福生天、福爱天、广果天、无想天)寿长:

125劫、250劫、500劫、500劫。

五净居天(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)寿长:

1000劫、2000劫、4000劫、8000劫、16000劫。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802部《佛说较量寿命经》原文摘录:

尔时佛告诸苾刍言:

梵众天中寿命半劫,梵辅天中寿命一劫,大梵天中寿命一劫半。

少光天中寿命二劫,无量光天寿命四劫,极光净天寿命八劫。

少静天中寿命十六劫,无量静天寿命三十二劫,遍静天寿命六十四劫。

无云天寿命一百二十五劫,福生天寿命二百五十劫,广果天寿命五百劫,无想天寿命亦然。

无烦天寿命一千劫,无热天中寿命二千劫,善现天中寿命四千劫,善见天寿命八千劫,色究竟天寿命一万六千劫。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271部《阿毗昙甘露味论》原文摘录:

云何色界中寿?

梵迦夷天寿半劫、梵富楼天寿一劫、摩呵梵天寿一劫半,是谓初禅寿。

少光天寿二劫、无量光天寿四劫、光曜天寿八劫,是谓二禅寿。

约净天寿十六劫、无量净天寿三十二劫、遍净天寿六十四劫,是谓三禅寿。

果实天寿一百二十五劫、得德天寿二百五十劫、大果天寿五百劫。

无急天寿千劫、无恼天寿二千劫、善观天寿四千劫、快见天寿八千劫、阿迦腻吒天寿万六千劫,是谓四禅寿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四禅八定

 

三界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20部《大乘宝积部》第94卷:

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
 

四禅八定

四禅定(或译:四静虑)与四空定(或译:四无色定),合称四禅八定。

修习禅定、获得相应果证,即可得生相应诸天。

 

譬如:修习初禅、证得初禅。

根据修为差异,死后得生色界初禅三天(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)。

再如:修习二禅、证得二禅。

根据修为差异,死后得生色界二禅三天(少光天、无量光天、光音天)。

再如:修习三禅、证得三禅。

根据修为差异,死后得生色界三禅三天(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)。

再如:修习四禅、证得四禅。

根据修为差异,死后得生色界四禅三天(福生天、福爱天、广果天)。

 

色界四禅有九天:

除这三天:福生天、福爱天、广果天。

还有五净居天: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。

此五天,通常为证得阿那含果(声闻四果之三果)以上的圣贤之所居。

另有无想天,通常为外道弟子所入(因修法问题导致:修无想定)。

佛弟子不修无想定、不入此天。若生此无想天中,即便听闻佛法,也无法如理作意(所谓无想),是为学佛之难。

 

欲界六天之上,为色界初禅天。

色界初禅天上,为色界二禅天。

色界二禅天上,为色界三禅天。

色界三禅天上,为色界四禅天(最高为色究竟天)。

 

无色界:因为没有五蕴中的色蕴,只有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故名无色界,所以不可见。

 

另外,无色界众生,因为该界没有五蕴中的色蕴,所以没有色身(身体),尽管寿命极长(并非涅槃),但无眼耳鼻舌身,六识之中仅有意识存在(此处论点可见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述之记载),所以无法见佛、无法听闻佛法,也是学佛之难。